- 吳宏仁;陈时达;
本文通过比较锦纶6(PA-6)和涤纶(PET)在结构性能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在高速纺时所具的不同行为;扼要地介绍了锦纶6高速熔纺的特征;阐述了锦纶6高速熔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超高速纺丝—拉伸—卷绕一步法(FDY)工艺,该工艺较之应用于涤纶长丝生产更具开发前景。
1988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金婉芬;扬丽珍;于辛;
本文总结了在涤纶共纺长丝仿毛机织物试制过程中,产品设计的依据及利用棉织设备进行生产的经验,研究了合理的织造工艺。
1988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寿逸明;
本文从设备的配套及投资,劳动力和劳动强度、能耗、毛纱质量、回丝消耗等对国内精梳毛纺后工序的传统工艺(并纱-捻线-络筒)与国外引进(电子清纱单纱络筒—并线—倍捻)进行比较,并根据国情提出今后国内应选用的工艺路线,同时对几种电子清纱器和自动络筒作了比较,提出今后仿制的型号,对倍捻亦提出了应用范围。
1988年03期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张辉;沈津扬;
本文讨论了织物涂层防水透湿机理,研究了有机硅拒水涂层剂和亲水性添加剂复合涂层的防水透湿性,探讨了这种涂层的工艺条件和防水透湿机理。选用拒水型有机硅PSi—1和亲水性聚氨酯PU—1,以一定的配比和涂覆量在织物上涂层,有令人满意的防水透湿效果。防水取决于涂层连续膜和有机硅-CH_3基团的拒水作用,透湿依赖于有机硅的良好透气性和PU—1上亲水基团的作用,后者起主要作用。简单地加亲水性低分子到PSi—1中几乎起不到防水透湿作用。PU—1的亲水基团起"化学阶梯石"作用,透湿通过吸附—扩散—解吸机理进行。最后提出了有机硅防水透湿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初步设想。
1988年03期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赵强;
本文引入计算机数字仿真的方法,在时域上对自调匀整的各种校正环节作用进行讨论。对PID环节参数应用优化理论进行寻优。文中还对非线性环节及计算机数字校正环节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1988年03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正> 我院化机厂和合纤所合作研制的KV—461型复合纺丝机,于1988年4月在湖南岳化总厂研究院投料试车成功,纺出了两种合格的复合纤维。复合纺丝机的研制项目系1985年由石化总公司列为重大科研项目,内容包括设备、喷丝板组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复合纺丝工艺技术。该纺丝机是4个位16个头,包括料斗,螺杆挤压机,挤出头部件,予过滤器,静态混合器,箱体,复合组件,复合喷丝板,侧吹风部件,甬道,卷绕机,温控柜,变频机等主要机构。工艺纺速为750—1300m/min,生产能力视纺丝且数和纺丝速度而异,平均为300吨/年。可适纺聚酯,聚丙烯,聚酰胺。
1988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本刊通讯员;
<正> 88年4月20日纺织部召开部务会议,分别和研究院、设计院、出版社签订承包协议书。吴文英部长、何正璋、季国标、杜钰洲副部长以及各司局领导都出席会议和签字仪式。我院徐朴院长与科技司、财务司、人事司、计划司、物资局、化纤局等领导分别先在协议书上签字,最后何正璋副部长代表纺织部在我院科技承包经营责任制协议书上签字。协议书主要包括下列
1988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殷惠君;
<正> 由纺织部化纤局主持召开的全国开发差别化纤维经验交流会于1988年5月23~26日在辽宁兴城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纺织工业厅局代表,有关差化纤维生产企业、纺织加工厂及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共159人。纺织部季国标付部长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化纤局贝聿龙局长作了总结发言。季付部长谈到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形势时指出我国化纤总产量87年已达115万吨,其中合纤98万吨,人纤17万吨,花色品种也有了很大增加,差化纤维已达10.6万吨,但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提出了我国在
1988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本刊通讯员;
<正> 1988年4月11~2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全国纺织工业第二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各省市组成47个交易团,参展科技成果有1319项。这届交易会受到纺织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纺织厅局的重视,各地纺织工厂,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都踊跃参加交易。前后有一万多人次进行参观和参加交易。我院开发部组织了全院科技成果的展出和交易活动,共展出44项科技成果,受到各地纺织工厂、企业
1988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本刊通讯员;
<正> 我国的棉纺设备,虽有较好的基础及生产水平,近年来又吸收国内外经验开发了一批新产品,但与国外水平相比,在设备的工艺性能,成纱质量,机电一体化及连续化、自动化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经委极为重视,并将"新型棉纺成套设备"列为国家重点消化吸收一条龙项目,由纺织部筹划于1988年3月21~24日召开了项目的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有关纺机厂、棉纺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军工单位的专家教授,国家经委轻纺局、航空部、纺织部有关司局领导出席了会议,到会代表近一
1988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费青;
<正> 纺织部于1988年5月23~25日组织了全国纺织行业的专家教授对由中国纺机总公司、上海十二棉及纺织部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棉纺全流程成套新技术工业性试验项目进行了验收,在查阅资料和上海纺织局及纺织部组织的二次小组考核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与会代表及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并通过了验收,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改进国产纺纱设备,提供新一代的棉纺设备和纺纱工艺,改善纺织产品内在质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使我国纺织技术达到国际七十年代未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并要求通过全流程生产运转考验,验证各纺机新设备在技术上的可靠性、加工产品质量上的优越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为提高我国棉纺机械水平,为国产新型设备在国内外纺织工业推广应用提供
1988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